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英國: 英國會議員:中國是威脅 英政府不應放行巨型使館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〔中央社〕中國擬在倫敦金融城一帶興建占地約2萬平方公尺的新大使館,遭質疑恐成為間諜活動、跨境鎮壓、秘密警察巨型基地,今天有4位英國跨黨派國會議員參與街頭行動,呼吁政府勿放行使館建桉。


現場絕大多數議員形容中國是「威脅」。其中,保守黨前黨魁史密斯(Iain Duncan Smith)質問,為何英國政府定調俄羅斯伊朗、北韓為威脅,卻僅稱中國是「挑戰」。

曾是自由民主黨籍下議院議員、1997年進入上議院的艾爾頓男爵(Lord Alton)則提到,北大(专题)西洋公約組織(NATO)前秘書長、工黨籍上議院議員羅伯森(George Robertson)曾將中、俄、北韓、伊朗同列為「致命四國」(a deadly quartet)。


羅伯森是英國政府「戰略防衛檢討」(SDR)主筆人之一。他是去年7月中旬、已獲任命為SDR主筆人之後,提出「致命四國」之說,當時媒體曾注意到,此說法與保守黨上一次執政(2010至2024年)後期將中國定調為「劃時代的挑戰」不同。

今年6月初發布、聚焦國防革新的SDR稱中國為「復雜棘手且持久的挑戰」,這也是英國政府目前對中國的定調。執政黨工黨籍下議院議員麥道高(Blair McDougall)今天接受中央社采訪時指出,政府已警覺到中國構成的安全「威脅」,因此近日宣布挹注情報機關6億英鎊(約新台幣240億元),並擬加強應對北京的跨境鎮壓、長臂管轄。

麥道高說,中國足以構成安全威脅,同時也能提供經濟成長機會,有效管控對中關系確實不易;英國有必要針對具體情況,衡量是否值得為了經濟成果承受安全威脅。

中國使館建桉為例,麥道高認為,一旦使館落成,英國需承受的潛在成本過高,包括國家安全,以及流亡港人和其他受英國政府庇護的異議人士面臨的恐懼。

盡管他不清楚中國巨型使館建桉是否將獲批准,麥道高指出,他希望英中關系是雙方都能夠「有給有拿」,而不只是其中一方「一直拿」。若政府最後決定核准建桉,麥道高說,英方必須從中方有所收獲。

以對北京立場強硬著稱的「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」(IPAC)今天在英國住房、社區暨地方政府事務部以及內政部大樓外,發起街頭行動,呼吁英國政府勿放行中國巨型使館申請桉。

現場有地方民眾以及流亡和旅居英國的香港(专题)、新疆、緬甸及中國籍異議人士等,頂著倫敦攝氏約34度高溫表達訴求,並喊口號「巨型使館滾出去」、「不再噤聲、不再恐懼,中國共產黨在這裡不受歡迎」。


雖然使館建桉曾二度遭地方議會和政府否決,上一級的大倫敦市政府也選擇不介入,但去年7月國會大選、發生政黨輪替後,英國新的中央政府決定動用法規權限,於同年10月將中國使館建桉召回中央審議。主責的住房、社區暨地方政府事務大臣預計今年9月中旬以前對建桉作出裁決。

受該部會支持、但依成立宗旨須提供專業獨立意見的英格蘭土地利用規劃督察局(Planning Inspectorate)已就建桉提出正面的評估結果,即建議核准。按往例,盡管可能對申請方提出附帶條件,大臣的裁決多與督察局的評估結果方向一致。

史密斯批評,在使館預定地,地面下有重要電纜通過,連接金融機構、甚至情報機關,批准建桉將是十分荒謬的決定。

艾爾頓則質疑,英、中官方之間是否有秘密交易,例如以批准中國巨型使館建桉換取北京解除對英國國會議員的制裁。他說,他相信,所有被制裁議員都不會願意涉入這種交易。


外交大臣拉米(David Lammy)24日在國會就英國對中關系全面盤點(China audit)報告重點結論時,中國巨型使館建桉備受出席議員關注。回應議員質詢,拉米強調,英中政府之間沒針對任何議題進行「肮臓交易」。

艾爾頓和史密斯皆遭北京制裁,理由為散布關於新疆人權情勢的「虛假訊息」。史密斯是IPAC在英國的共同主席,艾爾頓、麥道高以及另一位參與今天街頭行動的工黨籍下議院議員奈許(James Naish)皆為IPAC成員。

奈許說,他的選區內有1000多位港人,為選民發聲是他的責任,而許多港人確實擔憂巨型使館將影響他們在英國自由、安全生活的權利。

今天同時是英國「外國影響力登記計畫」(FIRS)上路實施首日。FIRS與自2023年12月生效的英國「國家安全法」有關,目前僅伊朗俄羅斯名列FIRS的「加強管控」等級,中國未入列,引發不少議論。

主責安全事務的內政副大臣賈維斯(Dan Jarvis)曾在國會表示,是否納入FIRS加強級,「每個國家將被分別考慮」,政府決策將「以證據為基礎」。

今天(7月1日)同時是香港主權移交28年周年,港區「國家安全法」施行(6月30日)滿5年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